望梅可以止渴,画饼可否充饥?
----谈对孩子的右脑教育

沈松年 周霞萍

       现代教育是学校教育、社会教育、家庭教育的高度融合。我们的传统教育过分强调传授知识、开发智力,忽视培养情感、磨练意志;过分强调教育的科学性;传统的学校教育几乎是划一的左脑教育模式。其实,这是远远不够的。应该确立右脑教育为家庭教育主要目标,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,重视教育的艺术性,融德育、智育于日常生活之中,训练以直觉、灵感、形象、情感为中心的右脑教育,最终使孩子的左右脑得到平衡发展。
       右脑教育是形象教育。试问床底下能够放风筝吗?被窝里能够学游泳吗?你会白日做梦吗?受训儿童都能作出肯定的回答。孩子闭上眼睛能脑游动物园、花果山,能吃到孙悟空的鲜桃,体验到味道好极了。心理学家曾加以解释过“一个孩子吃香蕉和一个孩子幻想吃香蕉的滋味事实上可能完全一样,愈是吃不到愈是想的更真切。”望梅可以止渴,画饼为何不能充饥?
       右脑教育是兴趣教育。所谓兴趣教育,是使受教育者把学习的内容看作游戏而产生浓厚的兴趣。兴趣能够挖掘人们的内在潜能,许多科学家成功的秘诀都有在于他们有强烈的兴趣。在心理学中,兴趣可分为三个阶段:有趣、乐趣、志趣。有趣是兴趣味的初级阶段。乐趣是兴趣的较高阶段,靠客观事物的趣味性诱发而来。志趣是兴趣的最高阶段,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。兴趣的培养要有广度和深度,两者并行不悖,所谓广度指兴趣的广泛性;所谓深度指在广泛性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形成中心兴趣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在幼儿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,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情况下,可利用其它活动兴趣,迁移到原定的学习上来。利用动机、兴趣、技能的迁移性,激发他们的好奇性;利用孩子的期待效应,相机诱导,是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。比如我们视珠算教育为游戏的延伸,通过认识算盘、玩算盘,在算盘上开汽车,做指法操,在脑中画苹果、画算珠,强化表像训练。鼓励孩子当众进行心算表演,使孩子感到学有用武之地,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感。

        右脑教育是创造性教育。当代世界著名的科学家、教育思想家杨振宁认为:教育的成功在于使每个人的能力和创造力得到最充分的开发。右脑进行的主要是创造性思维活动,它是区别大脑与计算机的重要标志,它是计算机能为大脑效劳的基础。当今计算机最感棘手而无能为力的是灵感、直觉、形象描摹。在处理信息的速度和可靠性方面计算机优于人脑。计算机能取代左脑,可取代不了右脑。右脑教育的素材在我们的生活中俯拾皆是,计算机与珠算的互助教育可以协同开发人的右脑,绘画、音乐、体育、语言,均是良好的素材。儿童学习国语、外语用的右脑。幼儿在学习的同时,脑子里同时出现具体实物,如:床、汽车、书……幼儿听故事、讲故事、看书时,脑中也能出现相匹配的画面。孩子写作文,脑中也会呈现画面,好似一册连环画。左脑管文字,右脑管画面。因此,脑中弹钢琴、默生词……以及双手弹琴、双手打字、双手打算盘、左右脚踢跳球、左右上下车、跳车(儿童两轮车)、分解手脚动作游泳、盲打字、盲打算盘、盲弹琴、下盲棋等对于受训儿童也能成功。看来,右脑教育无须课本,可以因地制宜,因材施教。施教者必须受教,父母要学会了解孩子的心理。
       近年来,国际上许多科学家开始实验研究一种均衡运用全脑的新教育法,避免左脑教育造成的终生缺憾。我们认为,中国的珠算教育可成为均衡开发全脑的教育法。珠算具有丰富内涵和外延,实验证明:以算盘为主载体,早期、多元、均衡开发全脑的训练,是与儿童心理学、脑生理学相适应的;与儿童教育的规律相适应的;与家庭实际承受能力相适应的;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,有助于弘扬民族优秀的珠算文化,融德育与智育为一体,进行爱国主义教育,有助于丰富适合我国国情的家庭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。


本文刊登于1994124人才市场报

 

返回主页

Copyright © 1999-2012 意念珠算教育网 版权所有